一、定向招生的定义与目的
定向招生,顾名思义,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的招生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到农村及比较艰苦的地区工作,特别是在农业、林业、矿业、地质、煤炭、石油、水电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单位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这些地区和行业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
二、定向招生的招生范围与对象
定向招生的范围通常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等九省区以及农业、林业、地质、能源、建材、气象、测绘等系统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单位。招生对象则主要面向高中阶段毕业生,通过选拔考试和审核,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高校进行定向培养。
三、定向招生的政策与待遇
被录取为定向生的学生,需要与用人单位和有关高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承诺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工作一定年限(如6年)。在校期间,定向生通常可以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或由用人单位垫付相关费用。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定向生的履约情况将被纳入个人诚信管理。若违约,将记入其人事档案,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这体现了定向招生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定向招生的优势与不利因素
定向招生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为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提供了人才保障,推动了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定向生的就业前景明确,毕业后即可到定向单位工作,无需再为找工作而烦恼。此外,部分定向招生类型还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免除学费、提供住宿和补助等。
然而,定向招生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由于就业方向和地点相对固定,定向生的职业选择较为有限。同时,他们通常需要服务一定年限,这可能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因此,报考定向招生的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五、定向招生的报考与录取
报考定向招生的学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户籍、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等。报考步骤通常包括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所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选择填报定向生培养院校及专业、参加统一考试以及等待录取结果等。录取时,定向生一般与非定向生执行同一录取分数标准;若分数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可在调档分数线下一定范围内择优录取。
六、结语
定向招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招生方式,在解决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人才短缺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定向培养,这些地区和行业得以获得高质量的毕业生,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定向招生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职业选择有限、服务年限要求等。因此,报考定向招生的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什么是定向就业招生志愿?
就是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地域的招生计划。
比如西部教师计划,就是毕业后必须定向西部地区就业。服务有规定的期限。
什么是统招生?什么是统招定向?
统招生是指通过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统一命题考试和统一录取的方式招收的高中毕业生。统招生一般是指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组织的统一高考进行选拔,招生工作也由各省招生办进行统一管理。录取时,高校按考试成绩和志愿顺序,依据录取规则和录取计划进行招生。统招生一般没有地域限制,是全国各省高校招生的主要形式,被视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最基本的途径。
统招定向是在统招生招生计划中设置的一部分。与一般的统招生不同,统招定向在考虑考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以满足某些专业和领域的需要为目的,明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特定的技术、能力或特长,如艺术类、体育类等。统招定向和普通统招生一样参加同样的高考考试,但是在投档时,根据报名考生的志愿、成绩和考核成绩等综合情况,把符合专业要求和录取标准的学生按照计划和分配名额录取。
定向分配是什么意思?
定向分配意思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的招生办法,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到农村及比较艰苦的地区工作。它的真实含义是定向就业招生,而不是指定在某个省招生或者指定招收某个学生。